说课稿

时间:2024-03-01 11:33:29
【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

【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课题是《善待自然万物》。说课内容由六部分组成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善待自然万物》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善待生命、重视环保”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懂得珍爱自然万物的生命。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接触面越来越宽了,对一些事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也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珍爱生命也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与烦恼。于是我精心设计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珍爱自然万物的生命、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

三、说教学理念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感受;师生沟通互动,明事理得体验。

四、说教学目标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 增强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2、认识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树立环保意识,善待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增强环保意思,懂得珍爱自然万物的生命。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教学方法有三个即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体验感悟法。在设计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尊重学生的 “从基本——>复杂——>感情升华”的认知过程。

六、说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有: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环保宣言,完成课前预习作业,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上,我先通过谈话导入,然后导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接着课件出示:视频《美丽的大草原》、《神秘的海洋世界》、《美的的动植物》让学生欣赏。】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导入新课在一堂课中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谈话和视频欣赏这两种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交往氛围,获得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进入活跃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环节:沟通互动,真实体验人与自然

教学中,“沟通互动”是很有民主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此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学习的主人而设计的。通过“沟通互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心门尽量打开、又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尽情流露,还能让老师的语言尽显魅力。通过“沟通互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珍爱生命、环保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本课三组内容以及班情学情,我设计了三大板块的沟通互动。

沟通互动一:了解生物链

1、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首先出示6名同学们的预习作业:

叶子→毛毛虫→小鸟→老鹰

草→兔子→狐狸→ 狼 →老虎

……

2、接着课件出示课本17页插图,生观察谈发现。

生活实例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资源,要保证品德与社会课有优质的教育成果,就需要努力挖掘生活实例拓宽情感体验空间。因此,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小组内交流他们在观察周围生物中的发现与体会。(然后各组派一位代表汇报,老师点评。)

3、以知识卡小结

知识卡:在生命世界里,各种生命为互相提供食物而相互关联,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比如:草原上的植物为食草的动物马和羊提供了食物,马和羊又为食肉动物狼、豹、虎的食物,这些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他们分解,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果……自然界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沟通互动二:了解大自然的馈赠

1、(出示15名同学的预习作业)

蜻蜓翅膀的震动 → 直升飞机

鹰 → 战机

蘑菇 → 伞 六

……

2、接着,课件出示课本19页图片,生观察发现大自然的馈赠。

3、小结: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这互动二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畅谈看法、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自然,了解自然万物的紧密联系、了解自然万物对人类的馈赠。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沟通互动三: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行为

1、出示图片视频资料: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日俱增、北方沙尘暴、砷污染、垃圾猪……

观看视频:20xx是假的,但人类的这些破坏是真的

情景再现,学生触景生情,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点组织学生小组内展开合作探讨。之后在全班汇报,老师点评。】

2、小结:关爱我们身边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互动三的设计意图是:采用情景再现,谈感受和交流探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激发环保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活动延伸,积极实践。

课件出示活动延伸内容:除了植树造林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地球母亲呢?

【宣言是形成道德意识和规范道德行为的重要思想载体。所以再下来就是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环保宣言,使学生在此增长见识、获得思想体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活动的延伸,有利于学生主体亲历,积极参与环保,懂得珍爱自然万物。】

说课稿 篇2

一、说设计意图

这是早期阅读分级阅读2绘本《边界》的一个引入性活动。这是一个科学性的语言活动。虽然是中班的绘本,但边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且难理解的概念。所以我选择了大班的幼儿参与这个活动。我们的生活中,边界无处不在。人有边界,动物也有边界。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大班幼儿已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绘本分析,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一)、初步感受边界的含义。

(二)、观察、发现并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并试着自己动手设计边界。

(三)、引起阅读绘本《边界》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法和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边界。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法有 ……此处隐藏8915个字……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

(5) 课堂小结:

(6)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7)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小男孩儿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正太郎十分同情它们,就偷偷给老狐狸喂食。因此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安田先生,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深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根据本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结合人教版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词语。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与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学生会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因此,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老狐狸救小狐狸”、“正太郎放回小狐狸”和“老狐狸感恩救正太郎!”这些片段,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手段学习本课。

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写结合,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节课我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四个教学环节:(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第一个环节: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生活经验,来谈对狐狸的认识,接着让学生用词、句谈对本文中狐狸的印象,学生谈话时积极性就会很高。我是这样设置导语的:“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通过对24课的预习,你对狐狸又有什么新的看法?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这样的谈话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汇报:课文涉及到的角色——小狐狸、老狐狸、正太郎。(指导学生板书 )接着让学生看着板书,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桌互相说说故事的大意。(出示“故事内容”图片)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示图片)交流读后的感受。

(让学生板书主要是实现“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去做”这一教学目的,不抢占学生的练习机会。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智能强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成功。让学生从课文中快速、较全面地获取有效信息,体验文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

第三个环节: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小组内自读自研,交流读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说说感动的原因。并说出该怎样去读。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感悟。比如:

指导朗读感悟“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所做的一切事的一些片段”和’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的变化的相关片段”——出示图片。(相机引导学生板书关键词“调虎离山、喂奶、做窝、咬木桩”和 “投送食物、要回、送回、救”)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品读、感受文中精彩片段时体会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爱的伟大。知道人应该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接下来,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理解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写?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出示2张图片)(“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出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4张图片)

(这样设置,可以拓宽学习领域,升华学生的情感,再次唤醒学生博大的爱心和生态意识。)

第四个环节: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1、欣赏小诗:《我喜欢你,狐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与动物的纯真感情。(出示图片)

2、课外练笔:写一个你与小动物之间最能体现真情的片段。(出示图片)

(这样设置,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了表达能力,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同一个事物,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教学主题再次得到升华。)

《【实用】说课稿集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