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9 23:31:10
【热门】说课稿三篇

【热门】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我讲授的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下面我从教学设计思想(含教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含教育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这节课。

教材方面: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 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的发展中,春秋战国 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争鸣局 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阶 级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教材上,本课既依附于了第7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8 课《大变革的时代》提供的时代背景,又为后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和汉武帝的思想上的大一统做了铺垫。诸子百家的思 想对古代社会和当今社会都有这重大影响。是本册课本的重点。

教学目标方面:

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七个人所属学派 及 主张,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通过列表培养学生用图表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列表梳理知识的方法。 通过学习理解各大家的思想主张,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 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了解各家的积极进步思想,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 :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法和学法方面:

关于人物,重点在于对孔子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学生对 人物的认识。 关于主张,理论性很强又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初一的学生理解很困难,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在教法上突破难点的方法就是:通俗讲解,精提炼,阶段分解记忆, 降低记忆难度。指导学生学习要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建立人物与主张之间的联系方面,用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记忆。

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以旧引新的复习导入法,由第7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和第8 课《大变革的时代》的政治军事纷争,经济社会的变革引出许多思想 家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治世治国的见解。这种导入从交代了历史背景原因入手, 水到渠成。

新授部分,我主张按课本顺序,先介绍孔子,因为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在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好,有利于掌握重点知识,我们可以 用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整堂课的兴趣。 关于孔子首先要将“孔圣人”,“世界文化名人”等信息传递给学 生。

其次作为思想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我们可以概括为“仁”、“为政以德”。讲 解时强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包含一切美德,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尊 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老人”等等,都是“仁“的范畴。“为政以德”就用“体 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来解释,再加上“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来补充就可以了。

另外,关于孔子的教育成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他的教育成就可概括为:创办私 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四点。对其内容的解释可让学生联系实际发 表自己的认识,学生刚刚在语文课上学过《论语》应该能有所理解。随后要不失时 机的号召学生去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强调孔子还有很多优秀的思想都收集在《论语》中,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倡导同学 们多读《论语》。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还有一位,被孔子称为“能上天入海的的龙一般的人物” 那就是老子。介绍老子的思想主张,可概括为:事物有对立面,能够互相转化来记 忆。对于这两句哲学观点,学生很难理解,用《塞翁失马》故事来说明。 孔子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中,老子的言论收集在《道德经》里,对比强化记忆。

第一部分讲解完后,我们最好进行一次小巩固,降低记忆难度。

讲到第二部分百家争鸣时,要注意过渡,孔子和老子开创了儒家和道家学派, 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他们的主张引起了其他对时事有不同见解的思想家的争议出现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于各思想家的主张我们可用表格概括

关于诸子百家的主张我们还要精提炼便于学生记忆

墨子的主张可概括为:“兼爱”、“非攻”,

孟子的主张可概括为:“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三点。

庄子的主张可概括为:“无为而治”。

韩非的主张可概括为: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孙武要记住著作:《孙子兵法》,和军事格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分析观点时,墨子的“兼爱”“非攻”用课本的话说明白就行了,不必拓展多,孟子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需要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关于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老师讲解通俗。 庄子的“无为而治”有积极的一面,它阐明事物发展要顺其自然,我们应该按规律办事,可用“揠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其正确性。 关于韩非的主张,要强调得到秦国国君的赏识。 对于孙武的军事思想可作适当的拓展,因为那个征战的年代,军事占有重要的 地位。 在逐个分析主张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来体现百家争鸣。 这正是争鸣的具体体现,但这些思想家争的是治世治国的道理,也正说明他们 都是有思想的.心系天下的勇士,都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倡导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的下一环节是巩固复习,在帮助学生记忆方面,不知哪些老师有记忆的高招。在学生巩固之后,我们用探究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当时的社会,你认为谁的 观点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哪些观点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关于课堂小结我主张采用根据板书梳理知识的小结方式。 关于板书用前边我们所列的表格就可以了。课堂练习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们选题时要精。

说课稿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青蛙看海》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叙述张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后来在苍鹰的指点下,在松鼠的鼓励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阶,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针对课文特点,结合本人承担的课题,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识字,夯实基础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读书,写话必将遇到很大困难。低年级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识字写字,面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是知识教学中的“重头戏”。我们知道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要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会写那么多的生字,对于每一位低年级老师来说都应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写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时,我始终抓住识字教学不松手,如在复习环节中认读的“苍鹰、一双、登山……”等词都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认读,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读准生字的字音,再现它们的字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一双( )”,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双”这个量词,对于“善跑”、“展翅”这些新词,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会使用,因而采用了课文中现有的规范用语,事业帮助学生来积累词组,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这引起生词,(2)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则是侧重了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在语言环境中较好的理解生词的意思,如理解“失望”,学生肯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而把它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而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须要登上山项,可它又觉得自己上不去,所以它感很失望,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3)在学习生字环节中,再次把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认读,目的是考察、学生在脱离了语言环境还能否认出这些生字,这样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也是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但使更多的学生去主动识字,巩固识字效果,夯实基础。

二、诵读体味,增强体验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是要求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而我们使用的教材用语言描写的形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得以展示,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逼真,具体富有感染力。我们在这一环节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如在读青蛙和苍鹰的对话时,抓住“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也没有……”来体会青蛙当时的畏难情绪,教学时,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先读正确,既而指导读懂,在此基础上读好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创设情境,强化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让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用普通话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教学中,我针对本课的特点有意识的设计了几个说话的训练点。(1)在复习环节中,设计了“初读了课文,你了解了课文哪些内容”,目的是检查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2)另外一个说话的训练点,就是在读到“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到达了山顶”时,“青蛙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会说什么呀!”因为有了前感悟课文内容的辅垫,青蛙从失望到充满信心,一级一级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阶学生也是有感而发了,因而说出了“我疑义于看到大海了!”“大海真美呀!”……我想,针对每篇课文内容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说话训练点,对于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是受益匪浅的。

说课稿 篇3

《黑孩子罗伯特》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黑孩子罗伯特为了给身患重病的白人同学丽莎治病,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两个月准备买战斗机模型的钱捐了出来,赞扬了黑孩子罗伯特善良、纯真、宽容的美好心灵。

这篇课文虽然比较长,但语言朴实无华,线索清晰易懂,我班学生已有较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且在第一课时已对马丁·路德·金、种族歧视等人物和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读懂课文,了解罗伯特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心灵创伤。

2、在阅读中,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感受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好心灵,升华对“爱心”的理解。

3、在教学中,适时运用cort教程的opv思维工具,让学生体验文中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进而开阔视野、提升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两项活动,一是以“情节”为线,品读文本精彩。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抓住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进行品读、批注,然后用“读片段——谈体会 ——同学补充”等方式,进行阅读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读与议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的魅力,接受人物美好心灵的熏陶。二是以“人物”为点,开拓认知视野。学生以往的阅读和认知方式,基本是只抓文中主要人物,从罗伯特身上去体会和感受,而忽视了文中其他人物情感体验,因而有时在认识上比较片面或模式化。这节课,我根据cort教程的opv思维工具,设计了一个“角色体验”环节,让学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跳出自己,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思考,假想自己是罗伯特,是丽莎,或是丽莎父亲等其他人物,思考当自己经历课文中某些情节时,会真实地想些什么。让学生用写心理活动片段的方式进行角色体验。这种设计既做到了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又引导了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人文内涵,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平面、单线的理解感悟方式,使课堂学习更加立体起来。因此,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交流兴趣明显得到提升,视野更开阔了,认识也更深刻了。有的学生进入罗伯特的内心,谈到了他的渴望,谈到了他的恐惧,谈到了面对丽莎生病时放弃心爱的飞机模型时的矛盾心理。有的学生从老师尤金太太的疑惑、感触和感动中来谈罗伯特心灵的善良和美好。有的学生站在丽莎父亲的角度谈到了自己对罗伯特、对黑人态度的改变过程。这些阅读体验的获得,对学生全面理解课文、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及提升价值观的认识都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堂语文课,这节课在结构设计上也有所创新。整堂课以“爱心”为主线,由“爱心”入课,进入课文中感悟不同人物的不同爱心,又由“爱心”结课,使学生对“爱心”有了更明确、清晰的认识,最后师生合作创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诗。

《【热门】说课稿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